今日 欢迎来到青少年宫在线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引航工程
微课堂
电子奖状
智慧少年宫
首页 > 浙江校外教育杂志 > 教育视野
耸人听闻的网络谣言该消停了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08-16 | 来源:青少年宫在线 | 点击数:16 次

                   李记  

  据@新华社 微博消息,近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一则内容为“男子要女孩微信被拒后对其爸爸动手”的视频引起网友热议。8月13日,沈阳铁路公安局长春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该视频系抖音用户崔某编造杜撰,已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500元罚款的处罚。据悉,崔某是拍摄了车厢内发生的一场口角后,将视频上传至社交平台,然后用旁白捏造虚假“故事情节”。

  又见为博眼球、赚流量毫无底线的网络谣言。还是那个说了很多遍,但仍然需要不断重复的道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不管其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还是为了达到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每个行为主体都是法律法规所约束、规范的对象。这位为了收割流量而生编滥造虚假信息的抖音用户,最终受到法律制裁,实属咎由自取。

  杂糅多种元素编造“江西女友索要1888万元彩礼”闹剧,摆拍“安徽女子被前夫家暴”戏码,传播所谓“在‘中国人民银行’App上存款任意金额,每日利息2%”等虚假信息……在如今“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从编造虚假事件、扰乱舆论秩序,到贩卖焦虑情绪、渲染紧张气氛,再到冒用官方名义、企图行骗牟利,为数众多的网络谣言,多具有“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特征。和这些网络谣言、虚假信息造成的恶劣影响相比,“修补”工作往往需要支付巨额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表达有边界,流量有底线。对于那些“明知故犯”者,不管其是为博眼球、赚流量编造网络谣言的策划者、组织者,还是借热点事件造谣引流、借机非法牟利的“水军”团伙,相关方面都要真管、真查、真处理,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造谣传谣者付出应有代价。

  7月10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为加强“自媒体”管理,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常态化管理制度机制,推动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对“自媒体”作出一系列严格规定。其中第四条明确提出,要加强信息真实性管理。“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

  这样的常识性提醒和刚性约束是及时的,也是大有必要的。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不会容忍谣言、谎言的肆意传播。以此而言,对杜撰编造“男子要女孩微信被拒后对其爸爸动手”虚假信息的当事人,依法进行惩戒,是一记必要的警钟。对广大网友来说,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特别是看到真实性存疑但又十分耸动的消息时,应提高警惕性,在内心打一个问号,不随意转发、扩散来源不明、未经证实的信息。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自觉行动起来,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安宁,用事实说话、让真相发声,才能让网络空间变得更加清朗。

                                               (选自《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0
⊥返回顶部
在线活动   查看更多>>
关于举办浙江省校外教育兴趣培训课程...
关于举办浙江省校外教育兴趣培训课程...
第十一届“美丽浙江”青少年主题活动
第39个教师节活动
关于举办2023年下半年校外教育师资培...
第19届“网聚少年”暑期网络夏令营系...
第十届浙江省校外教育“好玩的知识...
新时代乡镇(街道)青少年 活动场所...
2023“网聚少年”网络冬令营
第十二届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教师教...
 
 
友情链接青少年宫在线 浙江共青团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杭州市青少年宫 查看更多>>
指导单位: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主办单位:共青团浙江省委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青少年宫协会
技术运营单位: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
浙ICP备05073540号-1
活动咨询电话:86-571-88806520 网站咨询电话: 86-571-88213937 Email:qsng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