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欢迎来到青少年宫在线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引航工程
微课堂
电子奖状
智慧少年宫
首页 > 浙江校外教育杂志 > 教育视野
广角:观察与思考-7
作者: | 发布时间:2021-06-26 | 来源:青少年宫在线 | 点击数:796 次

广角:观察与思考-7

(一)

仅两成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保证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实习生 茅诗意

e3affa07-7e6c-41e4-8fa1-f863ee11bab3.png

  加强体育锻炼、掌握体育技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13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20.4%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保证每天两小时的校内外体育活动时间,41.6%的受访家长认为是校外无法保证,20.2%的受访家长认为是校内无法保证,还有17.9%的受访家长觉得都无法保证。

  受访者中,小学生家长占89.9%,初中生家长占10.1%。

  仅20.4%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保证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

  家住浙江宁波的施丹,孩子读小学三年级,现在每周有3节体育课,但临近期末时会有体育课被占的情况,“放学回家吃完饭,我们会带她出去散散步、跳跳绳,大概会有一小时时间”。

  南京市民刘景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她感觉随着升学压力增加,孩子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也有所减少,“有时晚上写完作业,看她的样子比较累了,就想赶快休息,不会再去运动了,或者只是散散步,不会有很大的运动量”。

  今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调查中,仅有20.4%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保证每天两小时体育活动,41.6%的受访者觉得校内1小时活动能保证,校外无法保证,20.2%的受访家长觉得校外1小时活动能保证,校内无法保证,还有17.9%的受访家长觉得都无法保证。

  “孩子上小学时,体育课没什么要求,更多是玩玩闹闹,现在上了中学,学业压力上来了,好在体育课老师要求也更多了。” 林华是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她觉得以前孩子在体育课上,女生会三五成群坐着聊天,现在会让学生多运动。

  但林华觉得,提升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不只是让学生动起来,“感觉教学还需要更有系统性,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最好能针对孩子的运动兴趣,更加专业地锻炼。要不等到了初中,有中考体育的要求,就要专门围绕考试内容来练习,但像长跑、仰卧起坐等,可能孩子们兴趣又不高”。

  97.8%受访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孩子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

  “我家孩子会跳绳、呼啦圈,还会一点羽毛球。”施丹说,虽然自己没刻意地让孩子学某项运动,但平时会有意识地让她重视体育锻炼,“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她以后成长都是有好处的”。

  调查中,97.8%的受访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孩子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其中51.2%的受访家长认为非常有必要。

  跳绳(64.6%)、跳远(44.5%)和篮球(41.0%)是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够掌握的体育技能,其他还有:羽毛球(28.4%)、乒乓球(23.4%)、足球(23.1%)、体操(13.2%)和排球(11.7%)等。

  北京市民韩玉的孩子现在读初二,她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是不爱运动,在上小学时就经常踢毽子、打羽毛球,但现在体育考试涉及的几个科目成绩不算很好。“毕竟有升学压力,还是会主攻考试项目,其他的会暂时放放,好在学校抓得比较紧,自己平时也会抽时间陪孩子练习”。

  韩玉希望,孩子可以有自己喜欢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的运动,“不一定是考试项目,但一定要有热爱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放松身心,心态也会更加积极向上”。

  “体育锻炼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期的。”李宏(化名)是四川某小学体育老师,她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喜欢并掌握一两项体育项目,“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开展一些学生们喜欢的体育活动,让他们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现在的孩子眼睛不好、脊柱不直已很普遍了。”山西某小学体育老师姚雨(化名)觉得,要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喜爱,“让身体机能保持更好的状态,同时也可以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塑造意志品质”。

 

(二)

防近视?你需要管控孩子的远视储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ad0dd459-9762-411c-a681-fefc2c1f210d.png

                                                2021年6月3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小学,一张高达9

                    米的巨型视力表出现在教学楼墙体上,引得学生课余时间纷纷“试”。 视觉中国供图

     2020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首部《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

高中生为81.0%,大学生为90%以上。这意味着,我国儿童青少年每两人就有一人近视。

  如何守护好孩子的视力,让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

  日前,在人民政协报组织的“呵护明亮双眼 共筑光明未来”2021首届近视防控主题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眼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王宁利指出,要关口前移。“幼儿园、学龄前管控远视储备,中小学管控近视眼的进展速度,大学管控高度近视眼的并发症。”

    关口前移至学龄前,0-3岁即可进行视力筛查

  近视防控关口前移至幼儿园及学龄前期,是与会专家的共识。

  王宁利举例说,如果儿童在6岁时仍有150度-200度的远视储备(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常——编者注),其在小学阶段发生近视的概率不到1%;如果到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远视储备没了,发生近视的概率是85%。“幼儿园是近视发展的源泉,学龄前儿童的远视储备管控是近视防控重中之重。”王宁利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副主任施维进一步解释,0-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但对0-3岁的低龄婴幼儿的视力筛查往往被忽略。比如,有的3岁孩子已经近视四五百度,大家可能以为这是中度近视,其实正常3岁的孩子应该有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如果没有这个储备,又近视四五百度,就已经是高度近视的标准。所以,0-3岁的视力筛查不该被忽视,这也是近视防控关口前移的重要方面。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也强调,近视防控的关键在于关口前移。“比如,小学可从一年级开始,每年引入关键性的客观指标。原来查视力是主观评测,现在要加入屈光值评测,发挥医疗的作用,就能判断99%的视力问题。”

  以近视为代价换来分数提高值不值

  眼下,让孩子上名校、获得高薪酬是一些家长追求的目标,健康却被忽视了;孩子参加各类补习班,上学拼分数,放学了还要拼“副业”,失去儿童时代的乐趣;隔壁的孩子在补课,家长见了不愿意输,立马把在楼下玩儿的孩子叫回家……

  王宁利遗憾地表示,上述情况比比皆是。“从幼儿园到初中,甚至到高中,是一个人眼睛成长发育的时期,是眼睛遭受近距离阅读负荷损伤最严重的脆弱期,而这时的孩子却在‘死命地读书’。中国的教育还是以分数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为了能够多考10分、8分,孩子们往往是以100度、200度、300度的近视为代价。我们已经忘记了人的第一要素不是分数,而是素质——你的创造力、你对社会的贡献和将来在社会上起到的作用。教育不是都坐在教室里的,户外活动的教育更加重要。我们在教育方面存在着重大的需要改革的空间,一定要走向素质化的教育,一定要真正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王宁利说。

  对于此,有的家长会不以为然。家长陈静娴说:“‘提高1分,超越千人’,孩子有100度、200度的近视也没什么大不了,戴个眼镜不就行了,或者考完试做个激光手术。”

  实际上,家长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近视的真正危害是病理性高度近视,其导致的并发症是致残、致盲的重要因素。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亢泽峰介绍,病理性近视可能导致视网膜的变性、萎缩、脱离,发生白内障、青光眼以及黄斑出血等并发症。“在18岁之前把近视控制在600度以内,能有效降低74%的白内障、67%的青光眼、99%的黄斑病变和98%的视网膜脱离。”

  我国2015年《国民健康视觉报告》曾估计,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每年将高达5600亿元左右。而且,这种情况势必将造成精密制造、军事等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劳动力不足,将直接威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

  “近视已经危害到了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安全,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视眼的防控上升到国家战略,一点不为过。”王宁利说。

  “学习学到近视眼”就一定能上名校吗?面对为了让孩子考高分宁愿牺牲视力健康的家长,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院长助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王凯提出,家长们在难以抉择时,不妨想想这个问题。

  防控近视需综合改善儿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王国强认为,防控近视还需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施治,改善儿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户外运动习惯等,减轻负担,减轻压力,从根本上维护孩子的眼健康,防止近视及其他眼睛的疾病。

  王国强建议儿童青少年可以练习八段锦,“我认为,我们对于眼睛的疾病和眼健康的保护要有中国人的思维。我们用中医药文化和理论来指导,我相信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王艳霞提倡通过体育锻炼,让儿童青少年充分沐浴在阳光下,防控近视。她认为,这其中不能忽视家庭的功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对少年儿童的生活习惯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如果积极乐观,爱读书,爱运动,这些好习惯自然会传给下一代。同样,如果父母焦虑、易怒、作息没有规律,孩子肯定也会受到这些不良习惯的影响。”

  王艳霞表示,健康的生活习惯,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合理安排饮食,不要习惯性熬夜,不要过度节食,要做到动静结合,保持适度的体育运动时间,让身体得到锻炼和休息,比如可以跑步、打球、游泳。她建议每个青少年都要有一两项自己喜爱、擅长的体育运动,让它成为生活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王艳霞呼吁,为人父母者要知道自己责任重大,严格自律,发挥表率作用。自己有了良好、健康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比说教发挥的作用更大。

 

(三)

广州一项调查揭示——

大城市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结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

  “一个人生活不香吗?”最近因为广东省广州市疫情紧张,00后陈晓默躲在学校哪儿都没有去,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宿舍打游戏,她的舍友们几乎也是这种“单身”状态,提不起兴趣走出宿舍谈个恋爱。

  近年来,我国生育率下降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的结婚率自2013年开始下滑,结婚登记从2013年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2020年813万对。从不同省份的差异来看,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

  近日,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开展专项民调,从婚姻、生育的观念和意愿变化,并从年龄、性别、收入等角度分析不同人群态度差异,电话随机访问了1000名广州市民。

  66%的受访者赞同“如果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不结婚也挺好”的说法,72%的受访者认为“年轻人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越来越淡薄”。

  多数受访者表示,结婚已不是必然,更多人注重自我而不愿结婚,生育观念越来越淡薄。

  “我喜欢他/她,但我现在不想结婚”“我还年轻,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我没有信心去维持一段稳定的婚姻关系”“结婚要买房、买车,我现在还没有钱,先脱贫、再脱单”……这是很多在广州打拼的年轻人的真实心态,他们并不着急结婚生子,更不把这个当成是人生的“必选项”。

  此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传统婚育观念已经成为历史。个人主义的婚育观正在取代旧有的家族主义婚育观。”

  29岁的庄钦理是广州一名公务员,毕业后开始供着自己的房子,但他目前并没有考虑结婚生子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平时上班忙点,但是下了班到健身房,再回家做个饭,小日子平静而充实。“不想因为结婚后的繁琐事情,打破了这种美好。”他说。

  在庄钦理看来,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确实不容易,哪怕毕业好多年都不一定供得起房子、车子,而结婚有个“不成文”的约定——有房有车,这也给步入老年的父母增加了负担。“为什么一定要有房有车才能结婚生子呢?”他的困惑也是大多数年轻人的困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注重追求个人自我生活,担忧孩子会影响未来生活而不愿生育。调查显示,对“越来越多年轻人享受现在的生活模式,认为生小孩后会失去原有生活”和“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个人事业,认为生小孩后事业会受影响”,超半数受访市民表示“同意”,比例分别为54%和52%。

  “我们两人的工资都贡献给补习机构了。”90后的吴霖霖和丈夫都在外企工作,有一对可爱的儿女。近日,三孩政策放开后,亲戚都游说他们,有这么好的经济条件,应该趁年轻要第三个孩子。他们俩异口同声、断然拒绝了。她感慨除了工作,带孩子才是最大的负担。各种补习班就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一节课少则几百元,多则两三千元。他们经常憧憬,如果当初两个人不要孩子的话,那生活该有多自在和悠闲,也少了很多没必要的口角。

  与生孩育儿相关的服务长期供应不足、收费贵,加上双职工家庭照顾孩子时间有限,老人照顾孩子累等育儿问题和成本压力不断加大,越来越多人不愿生育。

  早在2013年,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就做过相关调查发现,近九成(89%)受访市民认为养育孩子的花费“贵”,超六成(67%)人对“多养孩子会降低家庭生活水平”而感到忧虑。尽管国家近年加大力度发展、规范托幼、托管等社会育儿服务,但在市民看来,育儿成本压力大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最新调查显示,对“由于养孩贵、成本大,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想生小孩”,超七成(76%)受访市民表示同意。分析发现,对育儿成本大影响着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生育,社会已有共识,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的人表示“同意”上述说法的比例均在七成以上。可见,很多市民对育儿成本的忧虑已逐渐转变为现实,成为越来越多人不愿意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未来生育的主力军,年轻女性的“不婚”“少生”“不生”的观念更为突出,近年逐渐成为趋势。30岁及以下女性几乎一致赞同“如果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不结婚也挺好”,比例达93%,远高于年轻男性的66%。

  对于许多“单身”女性来说,害怕“婚后复贫”“失去自由”“照顾巨婴”……原本,结婚是让两个人得到成长,相互陪伴和支撑。然而,在社会化进程中,结婚所付出的却大于其所带来的:丧失个人边界、极高的养育后代成本等。

  与传统女性“以家庭、孩子为中心”的态度不同,年轻女性更多注重个人自我生活。

  调查显示,年轻女性更认同“越来越多年轻人享受现在的生活模式,认为生小孩后会失去原有生活”和“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个人事业,认为生小孩后事业会受影响”的说法,表示“同意”比例分别为68%和75%,较其他年龄段女性高出15个百分点左右。

  结婚和生育息息相关,虽然影响年轻人生育的因素有很多。但在中国,结不结婚对生育率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当下,高离婚率也让不少年轻人恐婚,导致了他们没有建立家庭的欲望。在专家看来,这是不正常的现象,甚至对社会来说是一件不容乐观的事情。

 

(四)

做三孩妈妈,你准备好了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每次,陈晨带着3个孩子同时出现在公共场所时,总会吸引路人的目光。也常有人上前问:“能养3个孩子, 家里是不是很有钱?”

  陈晨有个7岁的大女儿和两个4岁的双胞胎小女儿。面对周围人的好奇,陈晨大都笑而不语。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3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政策一出,就成为微博热搜第一的话题。好几个同事把这则新闻转发给陈晨,她开始期待,或许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成为三孩妈妈,自己不再被看成另类。

  但相关调查显示,面对放开的三孩政策,大家更关心的是政府部门能落地哪些配套支持政策,才能让适龄人群释放生育意愿。

  家有三娃 冷暖自知

  陈晨是吉林省长春市一所“985”高校的教师,丈夫是一名律师。第二次怀孕产检,当医生告知是双胞胎时,陈晨和丈夫都是欣喜大过压力。

  陈晨有个妹妹,这几年她真切感受到父母生病住院时,亲姐妹之间的互相扶持。亲身经历让陈晨夫妻更坚信,养育3个孩子尽管眼下难处多,但孩子成年后赡养父母的担子却减轻了,多个兄弟姐妹也多一分照应。

  陈晨身材瘦小,怀上双胞胎后,她的孕期反应强烈,孩子还早产了一个月。“早产的孩子,身娇体弱。”同时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陈晨和丈夫有点招架不住,好在陈晨有公婆帮忙。可老人身体欠佳,每次照看孩子一两个月后,就要返回老家休息一段时间。

  生养一胎的经验,在老二和老三身上不太奏效。出生后的数月里,两个孩子都要人抱着才能入睡。赶上丈夫出差,老人又不在身边,陈晨不得不带着三个孩子跟丈夫一起外出,因为晚上孩子要抱着睡又要喝奶粉,她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围着新生儿忙得团团转时,陈晨发现大女儿总是闷闷不乐地自己玩玩具。大女儿乖巧懂事,虽未直说,陈晨还是看出了老大对家庭新成员的到来有些情绪。

  为此,她和丈夫一起找大女儿谈心,还制订了计划,再忙也要每天抽出时间陪她学习和玩耍。

  无锡妈妈赵阳也有3个孩子,老大是10岁的女儿,老二和老三是两岁半的双胞胎儿子。让她备感幸运的是,她有一个下班后愿意照看孩子的丈夫,还有一个默默付出的母亲。

  白天,全职妈妈赵阳负责照看双胞胎儿子,由老人接送老大上学。为了不让赵阳脱离社会,丈夫和母亲还会经常给她放半天假,可以出门和朋友吃饭逛街。

  “能不能生二胎、三胎?”当身边朋友问赵阳时,她会说,如果有家人支持和帮助就可以生。

  新生儿的到来,总是让父母陷于忙乱。而在三孩家庭,妈妈要周旋于孩子的不同需要之间,身心俱疲是家常便饭。在赵阳看来,3个孩子互为同伴的幸福,是独生子女难以体会的。

  眼下,陈晨和赵阳已经感受到了生养3个孩子的自带福利:孩子能一起玩,不用父母一直陪伴,而最大的益处是,孩子可以从小学习与同伴的相处之道。

  多子女家庭教育应量体裁衣

  “一个精养,三个就开始散养。”多位接受采访的三孩妈妈表示,教育投入成倍增加而带来的经济压力是她们的家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2020中国家庭教育行业研究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中产人群在支出结构上,教育支出比例为52%,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日常开销71.2%和房租房贷53.9%的第三大日常支出。收入越高的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占比越大。

  放开三孩的政策一出,二胎妈妈张欣家里就闹起了矛盾。“再生一个,说不定是个女儿,就算不是,三个孩子多热闹。”最近,丈夫的念叨让张欣有些上火。为了打消丈夫的想法,她给丈夫算了笔养娃的教育账。

  张欣夫妇在北京经营着一家钢琴店。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生意不比往年。他们有两个儿子,都在学习小提琴,每周各自一节400元的“一对一”课程。张欣对孩子寄予厚望,每个月还要再上一节1500元的大师课。仅学琴一项,两个孩子一年花费近6万元。

  目前大儿子在一所公立小学就读,学费不是压力。但张欣为只有5岁的小儿子报名了一家双语幼儿园,一年学费10万元。

  除此之外,两个孩子放学后还要上英语辅导班、跆拳道班。除了教育投资,每年带孩子旅游、参加冬、夏令营,开阔眼界,也是张欣的必选项目,每次费用在数万元不等。

  目前,每年用在两个孩子课外教育的花费要18万元左右,如果再生一个,张欣担心每个孩子都会因为家中财力有限而降低教育和生活质量。

  2019年年底发布的《中国商业教育辅导市场消费力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52.3%的家庭都会给孩子报校外辅导班,校外学习成为大部分中国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必选项。一到四线城市的选择比例在62%到67%之间。

  在陈晨看来,教育投入多少不能盲目攀比,课外辅导和兴趣班未必上得越多越好。

  身边的同事得知陈晨有3个孩子时,都替她发愁——“这得多高的教育成本?”

  陈晨有自己的教养计划,3个孩子都没有上幼儿园,而是在家学一套英语体系的全科幼儿教育课程,以线上直播和录播课程为主。不坐班的陈晨在家时就辅导孩子,工作时则请母亲帮忙照看。

  如此一来,3个孩子的幼儿教育成本省下了不少,也让陈晨有多余财力给3个孩子报了喜欢的课外舞蹈班。同时,大女儿每周还在学一个免费线上钢琴课。

  寻找和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明显降低教育成本。比起周围同事都在拼学区和文化课成绩,陈晨更加看重为孩子建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品格。在课外班上帮孩子做减法,兴趣求精不贪多。

  “如果我只有一个孩子,教育机会和可选择的资源会更好。”陈晨坦言,他们一家五口大多是在小区或市内活动、游玩,姐姐穿小的衣服会留给妹妹。

  不过陈晨并不自卑,她认为每个家庭收入情况不同,让孩子学会勤俭,适应不同的物质条件也很重要。

  在吉林省通化市朝阳镇的二胎妈妈张迪更加精打细算。张迪有两个女儿,大的9岁,小的4岁。丈夫在汽修厂工作,一年收入7万元左右。一直在镇上租房的夫妻俩,去年刚贷款买了两居室的房子。

  小女儿上幼儿园后,有更多时间精力的张迪成了一名保险销售员。对于孩子将来是否能上名校,张迪不敢奢望。除了在学校学习文化课外,她只给大女儿报了舞蹈班,让孩子多一些艺术体验。

  张迪很想有一个儿子,但她和丈夫并不打算再生三胎。在张迪看来,虽然在小镇生活压力不大,但如果再生一个,经济情况刚有好转的家庭会再次拮据。

  多子女妈妈亟待社会支持

  面对不断增加的教育开支,一些多子女妈妈选择留在职场打拼。但多数人只能职场失意或干脆离开。

  工作10多年,陈晨还只是讲师,很难晋升。当初和她同一批入职的教师有人已经在申请正高职称了。而陈晨读了6年博士,论文一直未能发表,无法申请答辩。在教学之外,她没有更多时间看文献、改论文,至今无法博士毕业。

  刚有3个孩子时,陈晨觉得只要自己再努力一点,就可以平衡好工作和家庭,但事实证明“太难了”。她也有放弃工作的念头,想专心在家带孩子。但考虑到家庭多一份收入,3个孩子也能有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她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今年母亲节到来前,前程无忧发布了《2021职场妈妈生存状态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职场妈妈选择不做全职妈妈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和满足自己对事业的追求。

  该报告还指出,妈妈们产假结束回归职场的主要难度有:无法兼顾工作和家庭、知识技能需要更新、跟不上工作节奏等。

  正因如此,在杭州工作和生活的林琳一直不敢再生二孩。她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刚结婚时二人有清晰的计划,用好国家人口政策,至少生两个孩子。现在三孩政策已放开,林琳却连生二孩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作为从国外引进的艺术类拔尖人才,单位对林琳委以重任。她经常工作到深夜两三点才休息,凭借努力打拼,她很快得到晋升。

  今年9月,林琳的孩子即将上小学,一直帮忙照看孩子的母亲打算回老家养老。现在若放下正值上升期的事业去生孩子,林琳很难取舍。“二孩都不敢生,更不用说三孩了。”在她看来,再生一个孩子不仅会影响自己的事业,也会影响老大的生活和教育质量。

  “在当下生育观念多元化的时代,经济实力不是决定是否有生育意愿的基本条件。”吉林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教授王晓峰认为,除了人口政策的调整,真正能让人释放生育潜力的是相关配套支持措施,社会福利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多生孩子。

  对于支持三孩生育的配套措施,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王晓峰建议,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比如税收优惠、产假、育儿补贴等。此外,他认为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开办0到3岁的托育机构,让女性可以带着孩子上班、入托,午休时间又可以探望,是帮助女性更好平衡工作和家庭的有效办法。

  “女性既想生育三孩,又想正常工作,势必要付出更多代价。”王晓峰提醒,配套支持政策的落地是一个长期过程,三孩妈妈想兼顾家庭和工作,需要自己先做好各方面准备。

  在受访的三孩妈妈中,降低教育成本和期待更多就业机会,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二线城市生育3个孩子,在住房和教育的投入上压力更大。”林琳呼吁,让职场妈妈有更合理的产假和晋升机会。

  对于赵阳而言,等3个孩子都上了小学,她想重新回到职场,但她不确定到时是否还能被社会接纳、是否有可以胜任的岗位。

  无论当下处境如何,接受记者采访的三孩妈妈们表示,并不后悔自己当时的选择。她们还有个共同感受,养育孩子的幸福感远大于生活压力。但她们也不会直接建议别人生3孩,毕竟这是件太有挑战的事。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妈妈均为化名)

 

 


分享到:
0
⊥返回顶部
在线活动   查看更多>>
关于举办浙江省校外教育兴趣培训课程...
关于举办浙江省校外教育兴趣培训课程...
第十一届“美丽浙江”青少年主题活动
第39个教师节活动
关于举办2023年下半年校外教育师资培...
第19届“网聚少年”暑期网络夏令营系...
第十届浙江省校外教育“好玩的知识...
新时代乡镇(街道)青少年 活动场所...
2023“网聚少年”网络冬令营
第十二届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教师教...
 
 
友情链接青少年宫在线 浙江共青团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杭州市青少年宫 查看更多>>
指导单位:共青团浙江省委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浙江省团校(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
技术运营单位: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
浙ICP备05073540号-1
活动咨询电话:86-571-88806520 网站咨询电话: 86-571-88213937 Email:qsng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