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宫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实践研究

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
作者: | 发布时间:2018-08-23 | 来源:浙江校外教育 | 点击数:448

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

沈艳

宁波市青少年宫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针对当前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中存在的主动性缺失、功利性突出和随意性普存的问题,提出了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的课程概念。在课程的开发中应强调快乐性原则,让青少年在游玩、分享和张扬中体验快乐。强调开放性原则,  在内容与形式、时间与空间、对象与主体的开放中实现优化。强调系统性原则,形成纵横有序、持续一贯的课程体系。同时,在课程的推广中要形成校外机构、少先队组织和社区的支撑合力。

【关键词】  青少年;快乐教育;成长课程;校外活动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校外教育愈来愈被社会关注,并逐步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各种非智力技能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但是,毋庸讳言,校外教育在几十年不断完善与变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活动主体的主动性缺失问题、活动目标的功利性问题、活动安排的随意性问题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结合宁波市青少年宫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

一、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的内涵意义

本研究中提出的“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首先是一种校外教育活动课程。校外活动在内容上涉及德育、文学、艺术、科技、体育、美术、语言、游戏等各个领域。从形式上大致可分为竞技类活动、展示类活动、体验类活动三大类,本研究中的活动课程主要涉及其中的体验活动。其次是一种生活教育课程,陶行知在继承了杜威的“教育生活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概念,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实践探索。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课程强调以社会生活为主体,寓教育于生活之中,突出青少年主体个性的发展。

因此,我们把“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界定为:针对6到18周岁青少年群体,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趋势,着眼快乐体验与幸福生活所需素养,在节假日开展的,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体验式的校外教育活动。

开展“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1、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我发展要求得到了很好的统一,人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目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升级,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传统的“资源推动”向新颖的“创新驱动”转化,创新创业成为社会的最强音。社会发展需要人的发展更趋于人性化,在社会物质足够丰富以及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人的自我发展,首先追求的是人的创新能力,以及支撑这种能力所需的自由个性、终身学习能力、人文科技素养、公民意识等。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是培养人个性与创新的很好途径。

2、推进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进步的需要,怎样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格魅力、心智健全、个性鲜明、实践创新、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活动教育逐渐成为促使教育从“应试”转向“素质”的重要抓手。10年前,国家教育部实施了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近几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少先队活动课程,以及当前最受社会关注的高考制度改革,都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活动教育的要求。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课程从校外教育的角度,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反过来对学校教育的变革产生影响,进而实现校内外教育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3、融合国际成功经验的需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融合发展是东方文化的哲学特点,教育的发展应该吸引人类文化发展一切成功经验。国外学生的校外生活有着长远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整套成功有效的借鉴经验。据调查,我国70%的中学生不参加课外小组活动,而美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占62.8%,高中生为53.3%。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质量上。在加拿大夏令营是中小学生暑期活动的首要选择。加拿大开展夏令营活动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由于政府监管有力,行业自律严,夏令营发展健康有序,形式不拘一格,活动丰富多彩,建设了众多活动基地,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产业。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在实施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中借鉴。

4、破解校外教育失范现象的需要

在当前的教育机制支配下,目前的中小学生假日活动出现了很多问题。从活动内容来看,写作业、看电视、玩电脑在假期占据主要地位。从活动场所来看,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创建了图书馆、青少年宫、美术馆等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但他们参与这些活动场所的频率并不高。从社会需求看,虽然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假日活动的重要作用,但市场上的产品“鱼目混珠”。校外教育出现的“应试教育的热与假日活动的冷、政府投入的热与学生参与的冷、家长需求的热与产品开发的冷”的三热三冷的失范现象。开展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的研究,对破解校外教育失范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价值。

二、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的开发原则

1、快乐性原则

让学生学得愉快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一个重要话题,在我国,孔子就提出“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思想。在西方,柏拉图、夸美纽斯和斯宾塞完成了快乐教育思想从开创到初建到形成的三级跳。快乐性原则是当前教育改革所越来越提倡的。作为青少年校外教育,则更加把“快乐”放在首位,让青少年在快乐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和能力,体验情感和价值观。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中的快乐性原则遵循让青少年快乐为本的活动理念,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让青少年获得“游玩”的快乐。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觉得你的活动好玩,才能吸引他们参与,才能让他们获得“玩”的快乐。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坚持让孩子们以“快乐“为本,活动在设计、组织、开展过程中,无论内容上、形式上都首先尊重孩子们快乐需求的理念,让青少年玩在活动里,成长在快乐中。这里需要纠正传统中把“玩”与“学”对立起来的思想。我们设计活动时会自然地从要教给学生什么的角度出发,使活动设计受到局限。其实“玩”是为了更好地“学”,而且,让学生“会玩”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

让青少年获得分享与合作的快乐。分享与合作是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学会分享与合作本身就是现代公民的重要教育任务与目标。同时,青少年在活动中实现分享和合作也能从中获得快乐。活动课程的内容从青少年年龄阶段特征出发,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收获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成功。但这并不是我们课程的终极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将他的成功与别人分享,让他在分享中获得感悟与快乐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的课程设置还突出合作意识,每一次课程学习是一次快乐的活动体验,每一个活动需要孩子们在相互合作中完成。让青少年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获得快乐。

让青少年获得个性张扬的快乐。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社会,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包容的社会。尊重每个人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学校教育中,由于教学的目标任务指向明确,在班级授课制的模式下,很难有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的机会。在青少年校外活动过程中,课程的内容和安排经过学生的自主选择,在其爱好的领域内,在宽松的活动环境氛围中,学生的个性有机会得到表现和鼓励。事实上,让青少年在课程活动中释放自己的个性,充分地展示自己个性,是一个生命怒放的过程。活动课程让学生自我价值得到外部的正面评价和强化,让他们在个性的张扬中获得美妙体验,留下难以忘怀的快乐记忆。

2、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教育是当前教育所大力提倡的,更是校外教育主要特征和重要结构载体。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遵循开放性原则,在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各个方面都体现开放性,才能集中多方力量,形成新的突破,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让青少年在开放的活动教育中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体验。

内容与形式的开放。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内容涵盖生活休闲、自然科学、社会历史等领域,同时关注他们生活自理、亲近自然、动手操作、体育健康、科技素养、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社会认识、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创造思维、价值判断、生涯规划、国际视野、文化宽容等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形式上凸显活动的亲历和体验、互动和探究,强调动手操作、实践创造、团队合作、情境模拟、游戏竞赛、任务驱动等,追求做中学、玩中学,在生活、自然以及社会交往中去学习。

时间与空间的开放。 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在空间上突破教室的局限,将触角向乡村、社区、城郊,甚至外省、国外延伸,从政府机关到工业园区,从商场店铺到田间地头,从行业协会到福利机构,都将活跃着学生的身影。同时,在时间上实现与学校教育的互相补充。大量的假期时间,也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跨度可以是半天、一天,可以是一周、半月,甚至可以是整一个月。时空的充裕使得活动开展有了实施的基础与保证。

对象与主体的开放。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课程应该是面向所有的青少年对象,不能成为少数人的特定活动。既要适合城里的青少年,也要考虑到农村学生的参与机会,因此活动的开展不能仅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要体现教育的公益性和均衡化。课程开发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不能是单一主体仅仅从自身的条件和任务出发闭门造车,应该多倾听,多调查,尽可能多地引导其他力量参与课程的开发。从不同的角度看,学生、家长、基地和政府都是推动的主体,教师、农民、学者、商人都可以参与到课程的实施中来。

3、系统性原则

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课程的开发首要问题是如何确定活动主题。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的系统性指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与认知规律,从身边的社区、生活、自然逐渐扩展到乡土、人文、科技、经济、历史、宗教,形成覆盖小学到高中的活动体系。

实现全面成长。从横向看,这些主题应该是完整的,涉及到青少年成长的方方面面,体现青少年成长的全面性。这些内容既要与学校教育的相关内容有机对接,又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能够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既要有自然科学的内容,又要关注社会科学,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从教育的根本任务来看就是要完善人的素质结构,包括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人格结构。整个课程内容涉及知识、能力、道德、意志和审美等各个方面。在庞大而复杂的内容体系中,形成了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三条主线。

促进全程发展。从纵向看,这些内容的安排应该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进行科学统筹,使成长课程伴随青少年成长的整个过程,实现全程发展。课程分三个学段实施,每个年段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组织资源设计活动。第一学段1--4年级,强调亲近自然,安排我们的城市、自然的馈赠、节庆与美食和自然与运动四个主题。第二学段5--8年级,强调乡土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地理建筑和人文景观、商业设施,以及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等进行广泛的接触与了解。第三学段9--12年级,偏重社会调查与服务项目,给即将升入大学进行专业学习的青少年奠定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基础。

突出全体参与根据主题的内容和学生的能力特征,采用一整套合适的教育方式,促使每个青少年能够有效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整个课程在不同的阶段分别采用了体验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三种方法。第一阶段以亲子活动、生活实践为主,采用参与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的方式,以丰富学生的自然感受、生活积累为主。第二阶段强调团队合作,以探究学习方式为主,通过考察、调查、访问等形式,让青少年逐渐了解社会。第三阶段以课题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主,采用大主题、长作业的策略,重视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提炼、呈现,强调对更大空间更长时间范围内信息的了解学习,突出问题解决与团队合作。

三、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的运行机制

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是一个比较大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到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推广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显得极为重要。课题组在研究中结合宁波市的实际情况,通过探索研究,逐渐形成了三大工作网络,有力保障和推进了青少年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的开发和推广。

1、利用校外教育协会工作网络

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课程是以校外教育为主要途径,因此可以利用校外教育工作协会进行系统内推广。宁波市校外教育工作协会下有13家青少年宫和活动中心,每家单位都有专门的活动部门,专业活动教师,具有开展青少年活动教育职能。利用校外教育协会的工作网络,组织部分骨干活动教师组成活动课程开发团队,对课程在推广中进行二次开发研究。在各家青少年宫、活动中心开设青少年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统一课程内容,统一培训教师,统一研究推广,让课程项目化、专业化、序列化。

2、利用学校团队工作网络

近几年来,青少年团队工作职能不断加强,又恰逢当前少先队系统正在大力推行少先队活动课程,而且青少年快乐成长课程与少先队活动课又具有很大的融合度。因此,通过少先队工作网络进行推广,也是一条重要的渠道。宁波市少先队工作委员会拥有全市100多个学校健全的辅导员工作网络,这一网络在宁波市青少年宫的统筹管理和指导下,开展各式各样的少先队工作与活动。利用各学校辅导员工作平台,结合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春游、秋游、冬夏令营等,在全市各学校推广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推广方式可以是提供课程方案,培训学校辅导员作为活动课程指导老师,学校自行开展活动。也可以是在宁波市青少年宫的指导下,学校与青少年宫合作开展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课程。

3、利用社区联谊会工作网络

社区在国外的校外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其与青少年生活区域的贴近性,因此是课程开发和推广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保障支撑力量。宁波市经过几年的探索,构建起具有区域特色的青少年社区联谊会机制。联谊会是由宁波市青少年宫和全市各街道社区联合成立的,共同策划开展全市青少年校外活动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利用社区联谊会工作网络,将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组织者从青少年宫、活动中心、校外教育基地、学校等教育机构,扩展到全市各个街道的各个社区。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将成长课程与青少年社区教育结合在一起,使青少年假日快乐成长活动课程社会化、网络化。

 

【参考文献】

[1]刘梦.“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杜威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比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1-B)

[2]张娜.美国“校外活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6,(12)

[3]  费瑛,刘静春.对我国青少年假日活动的思考[J].体育世界,2006,(10)

[4]  郭戈.西方快乐教育思想之传统[J].课程.教材.教法,2015,(3)

[5] 杨志武.试论人的素质结构与青少年科技活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返回顶部
分享到:
0
 
 
 
指导单位: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主办单位:共青团浙江省委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青少年宫协会 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
电话:86-571-85772015 传真:86-571-85771265 Email:qsngzx@126.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 浙ICP备050735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