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欢迎来到青少年宫在线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引航工程
微课堂
电子奖状
智慧少年宫
首页 > 浙江校外教育杂志 > 教育视野
广角:素质与能力(1)
作者: | 发布时间:2020-09-07 | 来源:青少年宫在线 | 点击数:190 次

广角:素质与能力(1)

                                  (一)

          教师怎样才能成为教育家?

                  顾明远

                   bf0e39c6-9205-4524-a761-004620915bb7.png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为什么要提倡教育家办学?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进

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我国的教育仍然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适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

因此,深化教育改革是全社会共同心声,《纲要》第一项体制改革就是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因此,要大力提倡教育家办学。

让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

教育是有规律的,尊重规律办学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就会贻误青少年的成长。教师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担任的,教师是一门专业的职业。

很多教师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一大批人才,而且有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风格,这就是教育家。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但是,长期以来教师不被社会所重视,说到科学家、艺术家都觉得很崇高,一说到教师都觉得很平凡。

教师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还不是教育家,这不太公平。提倡教育家办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全社会尊重教师。

                    

                       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教育家?

教育家不能泛化

一说起教育家,我们就会想起中国的孔子、朱熹、蔡元培、陶行知,西方的柏拉图、苏格拉底、赫尔巴特、杜威等等,我国有1200多万教师,为什么说不出谁是教育家呢?

一是我们缺乏既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又有付诸实践的影响全局的教育工作者。

现在教育工作者分为两种:一种是教育工作实践者,他们辛勤工作在第一线,但很少有理论的创新。另一种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很少参与教育实践。这两种人都有些“缺陷”。

二是我们有思维惯性,把教育家的标准定的太高。

三是我们对优秀教师的挖掘、表彰力度还不够,许多优秀教师既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但是大家不知道。

 教育家的三条标准

教育家一般要具有以下三条标准:

一要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热爱教育,热爱孩子,把教育作为一个毕生的事业。

二要在工作中肯于钻研,敢于创新,有自己的理论见解和思想体系。

三要工作出色,经验丰富,有自己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被广大教师所公认。


                        怎样才能成为教育家?

要以育人为本

作为一位教育家,包括作为一名教师,要认识教育职业的特点。

首先,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而不是无生命的物质。

第二,内容是传授知识,是育人,是帮助儿童成长,培养学生的心灵,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第三,职业的手段不同。我们不是用工具,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品德和智慧影响他们。别的职业都要有工具,医生要有听诊器,要有手术刀,唯独教师不要这些。

   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

有些教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认为学习好的才能成才;学习差的学生就不能成才,就不喜欢。一些学校校庆都是宣传校友里出了多少科学家,多少名人,普通劳动者就不是你的校友了?

香港大学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为一个文化不高、一辈子做清洁工的老太太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人才观不是天才观,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凡是有社会责任感、勤奋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都是人才。

三好生的评选出现很多弊端,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不要仅仅依靠学习成绩就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孩子的发展是曲线的,不是一辈子一直就是好学生,也不是一辈子都是差学生。

媒体曾报道,有一所学校夏令营,把学生分三等: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优等生吃饭,差等生伺候。这是一种侮辱人格的反教育行为,这个孩子长大了对学校能热爱吗?对教师能热爱吗?

 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纲要》提出,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我认为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人人学奥数是最不公平的教育,奥数只适合于少数对数学有天赋的学生,人人都学就扼杀了其他的才能。

我的教育信条:一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二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培养创新人才,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学生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兴趣和爱好,教师就要担心他将来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

当前教育有很大的弊端就是学生“被教育、被学习”。以生为本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高中为什么要提倡多样化?为什么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有选择。有些地方把选修课又变成了必修课,又用考试来规范学生选课,这完全违背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提倡探究性学习

过去毛泽东主席讲要培养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应该加两句,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有一个美国华裔学生写了一本书叫《我在美国上中学》,书上介绍美国的课程很有创意,比如九年级历史课,教师要学生制作历史事件表,就历史人物专访、查找讣告、撰写颂文,观看一部历史电影并加以评论等,两个月完成。

这位华裔学生选择东方战争作为课题,访问陈纳德,看的陈纳德传记,写的是宋庆龄的颂文……学生不仅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而且培养了搜集信息、检索文献的能力,这都值得我们借鉴。

天梯”之上也有教育家

作为教师来讲,最重要的是要上好每节课,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就能真正成为一个教育家。

教育家不光是有理论,还有一种教育家就是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克服了很多特殊困难,成就了一批学生。

虽然这个贡献不一定说很大,但是在这个领域里面,给我们树立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有本书名叫《天梯之上》,我非常感动,看了都要掉眼泪。介绍一位夫妇在四川山区的山顶上办了一所小学,就是这么一个毛草棚,几十户人家,十几个学生。

学校盖起来后,不仅这个村子里面的学生能够上学,而且山下的孩子也到那里去上学。学生上学要走很多山路,还要爬天梯,这个老师保护他们一个一个爬上去。

他从教19年,2009年是百名感动人物之一,公布以后,大家热心捐钱,现在建了铁梯,盖了校舍,有很多学生。他的妻子开始不是老师,因为孩子增多了,他把妻子也动员上去,也在山区里面干了十几年。这样的教师非常感动人,我看也可以算得上是教育家。

                                     (选自《教研报》)

 

                                      (二)

                    吴非:优秀教师都是思想者

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就不能跪着教书
    有位留学生很有感触地告诉我一件事:他在美国读博士,学习紧张辛苦,每天都很疲劳。一位非洲同学对留学生活有同样的感受,但这位非洲同学说:“你知道吗?每天早晨起来我都有一件最高兴的事——我眼睛睁开时就会

想到:我有一位伟大的老师。”

是的,教师很平凡,我们教师也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我们的学生需要最出色的教师,需要伟大的老师。一位优秀的教师,会像美国电影《春风化雨》(一译《死亡诗社》)里的基廷老师那样,让自己的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成为站立起来的人。当基廷被学校辞退不得不离开教室时,学生一个接一个地站到了课桌上,大声地喊道:“船长!我的船长!”——影片的这个结尾,从1997年起,我看了大约有五十遍,我之所以反复地体味这个场面,是想到:真正的教师应当追求这样的人生境界。

教师应当教育学生一生追求真理,这样他们才能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着,能不断地挣断缠绕过来的锁链,有自己的人格追求。教师给学生心灵世界种下一粒什么样的精神种子,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为他们打好精神底子。如果仅仅告诉学生“有了分数就有了一切”,那是多么庸俗猥琐啊!

 

我说过,要想我们的学生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自己不能跪着教书。优秀的教师应当无一例外是思想者。在瞒和骗中长大的人,思维是会有缺陷的,而一旦觉悟,就有可能转向虚无,什么都不信。所以,培养独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中国需要大批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来做瞒和骗的掘墓人。

什么是教师?难道指的是那种“叫你干啥就干啥”的人吗?我认识的许多老教师曾经发出过共同的感慨:许多错事不是我们自己要做的,只是学生缺乏独立意识,跟得太紧;而由于教师直接面对学生教学,也就直接地把错误教给了学生。

教师固然不需要直接对民族的不幸负责,但是他的工作价值又在哪里呢?现在教师对学生讲“学贵乎疑”,而学生至多停留在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上,这是很不够的。教师自己应当先学会读书,善于思考。读书也要站直了读。跪着读,和不读书差别不大。

要引领学生成为精神上的人,首先教师自己要成为真正精神上的人。

这些年我认识了一些青年教师,他们身上不像我们一样有那么多的历史阴影,没有精神的重负,他们崭新的价值观体现出时代的进步。

无锡一位校长告诉我,他的学校有位年轻的外语教师,业务很不错,衣着比较时尚,说话有些“另类”,深受学生欢迎。有一天,她主动报名去西北支教一年,领导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学校从来没有把她当作“积极分子”或是“培养对象”。她去了西北之后,领导才知道:这位女教师资助三位贫困学生读书,已经好几年了。后来学校要授予她一项荣誉,她觉得极不自在,坚辞不受,她不明白学校为什么要破坏她平静的生活。

我们的学生正是在这些平凡的教师的平凡工作中,感受到人的灵魂的伟大。

 

要培养健全的学生,教师自己就得是健全的人
前些天,刚刚结束军训的高一新生从营地回到学校,

家长纷纷来接。我在校门口看到:凡是有父母来“接驾”的新生,他们最重的行李都是父母在吃力地扛着拎着拖着背着,而那些接受了七天军训的“兵”则趾高气扬地走在前面,旁若无人……

你说这样的“军训”有什么效果?然而没过几天,语文教师就会看到学生充满激情的军训生活作文,那些话豪壮漂亮;再过些时候,他还会告诉你,他是怎样的爱自己的父母……你弄不清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你也无法判断他是不是有思想。很多学生,作为考试机器,可能是合格的;作为人,精神上并不健全。他们不会爱,也不会恨。

教育应该培养健全的人,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像一个人一样地站直了活在世界上。让学生懂得爱,懂得善良,教师自己必须有爱和善良的情感,必须是人格情感健全的人。

常常听到教师的模范事迹,说他们为了学生的高考,如何把自己没满月的宝宝丢给别人带;如何丢下家中重病卧床的老人;晚上如何把五六岁的孩子一个人关在家中,等等。这些做法,恰恰是缺乏人性的表现;宣传这样的人和事,等于是宣传反人道、反人性。

我们在自诩祖国为“礼义之邦”时,不能以为“礼义”只是“君君臣臣”一类的政治纲常,应当注意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相敬如宾”怎么就不是礼义呢?

我曾对学生说:你们爱自己的父母,最好直接表达出来,要能向父母说一声“我爱你”。有位女生回家后对母亲说:“妈妈,我爱你!”母亲不耐烦地说:“去、去、去!数学只考了65分,还说‘爱’我!”我问这位家长:“你女儿数学少考了一二十分,可是毕竟她还爱你;如果她考了一百分,但是不爱你,你会觉得怎样?”——麻烦可能也就在这里:在一些家长眼中,孩子是否懂得爱并不重要,考试分数低了才是不得了的事。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心理往往会出问题。即使学生能有一个极高的“分数”,但若人格不健全,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而言,他也只能是个次品甚至是废品。

1999年5月下旬,就在高三复习准备高考时,班上有位学生毕彦波突发心脏病,在夜间去世。学校考虑到我是老教师,会做工作,要我去向学生们宣布他的死讯,这在我是多难的一件事啊!全班同学的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我终生不能忘记,谁也不相信乐于助人的好同学毕彦波就这样离去了。

当时有人主张“淡化处理”“尽量保密”,理由是“不能影响高考”。但是我们认为,这是教会学生直面人生苦难的课堂,如果他们不去送别,就说明他们作为人的情感仍然是有欠缺的。那天大雨倾盆,全班同学都去为他送行,男女同学都哭红了眼睛,把一朵朵白玫瑰放在他的身边。不可否认,这件事对学生刺激很大。高考结束时,我和班主任周老师看了一下成绩,一些同学可能是低了几分,但是和此前相比,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教育要培养的是有人性的人啊!

文革初期及后来的插队经历,对我的思想刺激很大。人没有了灵魂,也就没有了尊严,没有了人格。中国有过那种没有健全思维的教育,所以就在历史上写下了荒谬绝伦的一页,让我们一想起当年就不寒而栗。为了不再发生那样的劫难,我们应当把人道主义写在教育的旗帜上。

教育不像工农业生产,工农业生产上一个错误的决策会立刻导致严重后果。而教育的失误,会隐蔽在一个漫长的时期里!“十七年”的失误导致文革的疯狂,大批青少年没有得到“人”的教育,而文革中长成的一代,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暴露思想素质的缺陷。持续10多年的应试教育会给未来造成什么样的困境,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只看学生的考分,这是落后的文化
袁隆平是我们学校五十多年前的毕业生,我拜访过他

两次,详细地问了他在校时教师的教学情况,他的回忆很有价值。我想不明白,现今物质条件这样好,为什么教育、教学观念反倒不如那时候?如今的风气,就是考分第一、竞赛第一,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不重视人的发展。其实在我看来,学校培养出研究杂交水稻的袁隆平,或者培养出会种水稻的农民,都是教育的成功。

当今教育界弥漫着一种市侩哲学,好像高考升学率是衡量一切的标杆,更有一些人把高考升学率当作了“政绩”。为此有些学校搞所谓“强化训练”,让高三学生从早上6点半忙到晚上11点,一个月只让学生休息一天。进入五月,有的学校教室里汗臭熏人,因为学生没有洗澡的时间。

这就不得不说到教育观和人才观了。我对门下学生高考考了多高的分一般没有什么印象,我也没有给班上的学生排过名次。在一个公平的社会,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可能。只看学生的考分,这是落后的文化。

有一位少年预备班的学生,平时也就满足于八十来分,但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欲通天文下欲知地理。他常在晚自习时溜到我的办公室,政治局势,中外历史,和我无所不谈。每次劝他回教室看书,他总是说:“那点事好办”。他那两年高中读得潇洒大气,直到高考前还在看闲书,我认为他以后会有大出息。他在28岁那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可惜的是现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那样的学生今天几乎就看不到了。我常想,我们的教育不止是为了学生的今天,更是为了学生的未来。谁如果不懂得这一点,他可能很难承担起教师的责任。

让人遗憾的还在于过去许多有效的做法现在也不被人们理解。有位老教授曾对我说,他以前偏爱男生,可是现在学校的男生似乎和以前不同。我有点懂他的意思,他可能是想说现在没有那种敢做敢为、敢负责任的小男子汉了。

想起20多年前的一件事。有一次晚自习结束,一个调皮的男生跑来找我,他和同学在教室打闹,手背受伤,掌背皮肉绽开,鲜血淋淋,露出了骨头。我立刻骑车带他去医院。医生说要立刻缝合,谁知急诊室把麻醉药用光了。医生提出转院,可是万一下一家医院也有没有麻醉药呢?于是,我鼓励他不用麻药缝合,说:“你要是鬼喊鬼叫,我明天告诉全班。”说完让医生动手,这孩子硬是没吭一声。医生忙得一头汗,嘀咕了一句“我还没见过这样做教师的呢”,我说,所以中国的教育落后呀,缺的就是男子汉的教育。

这事要是放在今天,一定有官司等着我:晚自修你为何不在现场?学生受了伤,为什么没通知家长?为什么不给学生打麻药就动手术?……再加上小报狗仔队添油加醋,兴风作浪,不知道会弄出多大动静来!我经常感慨,对我们的教育而言,好像一个时代结束了。早先教育上很多可行的做法,现在听起来像奇闻轶事一般。

有人问过,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下一辈子会干什么?我说还是当教师。于是听到的人作感动状,说这些教师一生奉献啊,灵魂高尚啊!——他们理解错了。我说来世还会选择当教师,是想到当今中国教育还有很多困难,以我有生之年可能仍看不到解决的希望,而我太想太想知道结果,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来生,继续看,继续实践。

 

                                              (三)

                        新时代教师应有的五个关键意识

                          王彬武 

 教育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追求,教师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素养要求。进入新时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等各个方面,更反映在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意识方面。意识是行为的前提,新时代的教师要把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知识升华为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实践,变成教书育人的行为自觉,需

要具备五个关键意识。

     一、时代意识

一个时代的教育既是历史的延伸,又是对未来的接续。时代意识是指教师对这个时代的教育理想、教育展望及教育使命保持高度的敏感,能够用这个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话语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表达自己的教育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教育的最大特征是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脚点都在“人”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印证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将抽象的人的教育,变成具体的育人行动,习近平强调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六个下功夫”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具体着力点。

当今时代,中国教育的另一个特征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2018年国家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新中国第一次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教育规划,把我们曾经对教育现代化的模糊理解变成具体的实施方案,让我们看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未来样态。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技术的现代化、办学条件的现代化都是空中楼阁。人的现代化是包括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知识结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符合现代文明。作为教师,对教育现代化能够做出的贡献,就是为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以现代的理念克服传统教育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如评价方式单一、教学形式陈旧、片面追求分数、忽视道德情感、淡化价值观教育等问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八大理念”应该成为教师时代意识的具体体现,坚持“八大理念”才能匡正教学行为中与教育现代化相背离的各种情状。

二、育人意识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观,强调教书与育人作为职业要求,应该把传承正道、教授学问和纾解困惑在教学中有机统一,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到学生的思维、品德、意志、情感、价值观的成长。教育的现实中,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量的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理解停留在知识掌握、应对考试、提高成绩的层次,忽视了对学科知识蕴含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人文价值发掘。教育是通过教学行为,建立起学科知识与学生发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面对世界、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态度,获得思维、道德、情感方面的成长,实现人的解放,最终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人。然而,受到现实的制度导向、人才观念的影响,以及唯科学主义、工具理性的主导,教师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看得高于一切,甚至为了提高成绩牺牲人发展,人在教育中被隐蔽了起来。

育人意识要求教师意识到教育是人的教育,要心中有人,把教学行为的重心转向人的发展,不能只见学科不见人,只求知识不育人。要意识到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对人的发现与解放,不是把人变成知识的容器,变成学习的奴隶。人的自我实现是教育的根本归宿,教育要成就人的社会本质、文化本质、精神本质的不断走向成熟和生长,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滋养出对价值的追求,让学生明白只有超越知识学习的价值追求,才能使生活具有真正的意义,才能使人的生活与动物的生活有所区别。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通过知识获得解放”,认为个体自由与自我实现需要通过知识获得理智自由与理性解放,进而得以在权威、偶像以及偏见等精神束缚中获得理智探究、理性创造的自由。育人意识的本质是教师如何认识学科知识在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学科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近代学术发展的结果,随着知识价值观的演进,人们不断超越了工具主义价值观认识知识的育人价值,通过知识学习发展个体的素质和素养,从而体现知识的价值。知识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不是孤立于社会和文化之外的符号或信息系统,而是一种价值观的系统,任何学科知识都有价值观的意义,一门学科就是一种世界观。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学科知识的本质具有三重属性:

一是囊括、整合该学科的具体知识、技能、关键概念;

二是学科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与表征方式;

三是这些思考方式、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重新界定知识,认为知识内涵包括: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态度。

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认识到,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归宿,教育的价值追求—立德树人,教育的基本理念—核心素养,都是指向的了人的发展。育人意识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活动中,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尚的情感,去触摸学生成长的脉搏,让学生的心灵在浸润中受到滋养。

    三、学习意识

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什么是学习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发现学生学习的规律,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课堂上费尽口舌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没有理解;练习了几遍的题型,考试还是出错;生对无关的事情记得很牢,对有用的信息却经常遗忘;学生为什么不能像专家一样思考问题;有的学生能够一心多用,有的却不行;有的学生学习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成绩平平;我们的学生最为勤奋刻苦,创新能力却令人堪忧;政府要求为学生“减负”,我们却不敢掉以轻心。理解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具有学习意识,要知道这些学习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需要从什么地方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世界银行每年发布一份举足轻重的报告,评述全球性的发展问题。

2018年的《世界发展报告》首次关注到教育发展,确立的核心主题就是“学习以实现教育的诺言”,深入探讨如何应对全球学习危机、提高教育质量等目前人类发展所遇到的重要挑战。报告认为,各国对人力资本逐步重视、全球毛入学率稳健提升,但令人担忧的是各地区普遍进步的入学率并未转化成学生优质的学习体验和令人满意的学业结果。较大的教育投入并未带来相应的教育质量提升,报告强调区分上学和学习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上学并不等于学习,学生即使在学校里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获取知识,有效学习。而要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真正发生,教师就需要能够利用学习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发现学习,指导学习。

教育饱受诟病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学生学习过于压抑和焦虑,学生减负几十年成效甚微,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学习科学的研究严重不足,仅仅把减负瞄准学习时间的长短,学业难度的深浅,考试评价的原罪,并没有触及学生负担的根本。学生的学习负担中从外部看,有文化传统、用人制度、社会观念的原因,从教育内部看则是学习科学的匮乏。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心理的体验,缺乏学习科学的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都是消极体验,学习没有带来快乐和幸福,自然会感到负担很重。学习科学作为一个专业范畴,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以及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有机整合,是指导学生学习真实发生的理论依据。在追求考试成绩方面,学校、家庭和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通往考试高分的路径选择上,教师却应该有所不同,因为教师要用学习科学和专业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学习。政府要从追求升学率中体现政绩无可厚非,学校在追求高升学率中不择手段则是教育的堕落,不择手段意味着专业精神的丧失。

在全球教育的发展中,很多国家都认识到教育的变革最核心的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技术变革、手段更新都没有使教育形态和方式发生本质变化,只有推进学习方式变革才能触及本质。教师的学习意识要求有教师研究学习科学,熟悉“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一根本问题。全球教育变革的主流已经转向学习方式变革,项目式学习、团队合作学习、多学科融合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人工智能辅助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才能破解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难题。

学习意识另一个指向是教师自身的学习,教师的专业化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坚持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现实中,教师工作的繁琐性、重复性、保守性、经验性,教师对学习问题视而不见,自身学习的状况并不乐观。很多教师从教多年,知识构成并没有多大的长进。教师的学习除了需要学校创造条件让教师在校本研修、学习共同体和课题研究中学习,教师则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坚持不懈地在学习、反思、超越中实现专业成长。

 四、未来意识

今天的世界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技术的变化速度远远超过人类的适应速度,这给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教育如果不能着眼未来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及思维方式的要求,就是不负责任。一百年前杜威就说过,“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

面向未来,教师的未来意识应该有三个维度。

一是未来社会存在着极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依靠掌握扎实的既有知识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应对社会生存的需要。工业时代,一个人只要具有基本的现代知识和某一方面的技能,就能谋求一个职业,保证一生的稳定,而今天几乎可以确定地预言,未来大量的传统职业将会消失,新生的职业也会在短时期内发生变化,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已经无法适应未来需要,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自觉健全的公民素养,自主发展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与人为善的合作能力等才是未来社会的需要。

二是未来社会需要重新定义教育,重新定义学习,重新定义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课堂学习和文本学习,不受时间、空间、载体的限制,学习的课程也会出现个性化、定制化。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渠道更加多元,教师的角色将会发生很大变化,教师要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的传递者,需要变成学生学习的分析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个性化学习的指导者。

三是未来教育对技术的依赖更强,互联网无处不在、大数据无处不在、智能化无处不在,手机、平板电脑、移动PC、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工具,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情分析和教学评价,就要熟悉多样化的学习手段和学习环境,主动适应未来教学技术环境的变化。


    五、修德意识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作为发展中的人:学生。职业属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把道德追求作为一种天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地君亲师”的观念,按照社会最高标准对教师提出道德要求。东汉杨雄提出“师者,人之模范”,“言不惭,行不耻”。到现代,陶行知提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强调深厚的知识和高超的道德是教师的基本属性。今天,我们更是把师德放在突出位置,提出“师德是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

然而,世俗化社会中,认定教师需要模范恪守社会较高的道德标准,导致师德在教师心目中高不可攀,难以执行和评价,最终形同虚设,还容易对教师产生道德绑架,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行为的容忍度低,认为教师就应该道德完美,稍有偏差就会遭到偏激的批评。当下我们师德建设普遍的做法有两个倾向,一是用理想的道德标准提出要求,打造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师德宣讲、报告,发挥引领作用;二是用师德底线要求进行警示教育,强化教师不可逾越的职业道德边界。这两种倾向都忽视了教师的德性行为其实体现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教师不可能都去做道德的圣人,也不可能经常触碰道德底线,教师的德行更多表现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媒体报道的违反师德的行为很多是发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而且大量的事例中,并不是教师不知道师德的要求,而是面对学生的对立行为时,缺乏冷静处理心态,自己情绪失控导致激烈的冲突。

新时期教师要有修德意识,就是要时刻保持警醒,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成长,自己的不当言行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影响职业的发展和教师的形象。澳大利亚教育专家约翰·哈蒂在《可见的学习》中提出了“社会脑假说”,认为学校作为儿童掌握知识、提高认知能力的场所,首要功能可能是提供一个比家庭更广阔但相对安全的社交环境,儿童从中学会与他人相处的社会规范,教师在儿童心中是一个有能力的他者,很容易成为儿童无意识学习的榜样,教师精心设计的教案,精彩的演讲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并没那么重要,反而是那些教师忽略的方面最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如与教学相关的个人行为、人格品质及其与学生的交往方式等,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否可信,是否公平,是否值得尊重等,这些学生的感知,是影响学业成就的最有力的指标之一。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道德体现发生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修德意识就是要有一种追求职业道德的自觉,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能力,养成道德行为。教师要认识到,行为往往不完全是我们的意愿,我们都渴望成为善良的人,却并非总能按自己的期待那样去行为,有了修德意识才能时刻保持一种道德的警觉,避免非道德行为的发生。

社会发展,时代变迁,教师的职业要求发生深刻变化,只有适应时代要求,在意识层面理解时代的要求,改变自己的定位,才能成就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向卓越。

 

                                    (四)

                   郑英:教师如何避开成长的“暗礁”

任何一位教师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职业生涯的前段,需要认真钻研教法,努力精进,从教多年后,依然要时时注意,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在每一次课堂中磨练自己。关于教师成长,郑英老师总结了六个可能遭遇的“暗礁”,老师们快来对照一下,及时避开哦~

暗礁隐没于水下,不易被人察觉,船只下水后若不留心躲避,很容易触礁。对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而言,教育生涯也充满变数,如果我们不留心观察,也可能遭遇成长的暗礁,从而改变生涯的航道。如何在驾驶教育之舟时避开暗礁,让航行更顺利一些,不至于在还没有看到美好景致时就触礁或搁浅?

 

暗礁一:心理枯竭,激情冷却

我们有时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师:初登教坛时热情洋溢,善学乐教;三年五载后,自我效能每况愈下;“而立”之后迷惘悲观,心理失衡,见异思迁;人过中年后心理枯竭,冷漠抑郁,滋生怨艾……

教师的生活工作模式单调重复,这容易导致教师的心理枯竭、激情冷却。此外,诸如由付出与回报之间的不对等所导致的厌倦、不满和心理疲劳,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错位所带来的挫折、无奈和消极心理等都会导致教育生涯触礁。

对策 —— 让激情保持在“三十七度二”

法国著名小说《三十七度二》的作者试图告诉我们,我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不要过激,不要心血来潮;爱情应该是平淡的,像一杯白开水。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是三十九度二,那就是十足的发烧型教师。“发烧”后就很容易过度投入、过度作为,一旦遇到挫折,没获得预期的回报,情绪就会“再而衰”了,朦胧的憧憬没有了,从教的激情也冷却了。假使我们从长计议,始终保持三十七度二的常温,始终保持“像第一天上班那样工作”的热情,反倒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


                    暗礁二:随波逐流,丧失个性

有这样两种教师:顺从型教师 —— 跟考评走、跟感觉走;追星族教师 —— 听明星教师的课,读明星教师的文章,模仿明星教师的做法。久而久之,他们迷失了自我。

一些教师一生辛辛苦苦埋头教书,虽然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始终没留下只言片语,更别说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走进了跟风的迷途,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他们很难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建树,更无法成长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和探索者。没有个人特色、没有吸引学生魅力的教师,就如同没有风格的作家。不同的是,读者可以选择不读这位作家的作品,但是学生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力。因此,教师跟风对自身发展、对学生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对策 —— 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的风格

风格即人,胡适和鲁迅虽是同时代人,但他们的性格迥异,教育风格也截然不同:胡适热情,鲁迅冷峻;胡适循循善诱,鲁迅引而不发。他们不同的风格影响了一大批后来有成就的学生。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并在教学实践中增强自身优势,努力朝着能够充分发挥个性潜能的方向发展,把自己的个性渗透到教学实践中。


                      暗礁三:不当归因,缺少反思

参加工作后,我曾与一些同行在闲谈时谈到学生,发现少数同行总是抱怨这个学生不听话,数落那个学生成绩差,全班数十个学生中令他满意的竟然寥寥无几。进一步交谈后我发现,如果出了成绩,他们多半会沾沾自喜,认为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出了问题,他们多半会归咎于他人,比如,家长不够重视,或是学生之前没养好学习习惯等。

《左传》有言:“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可见,只有从自身寻找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反思。一个教师若没有反思的精神,则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风格。缺少反思,以老经验对待新学生,几十年如一日,这是一种教育惰性的表现。

对策 —— 在“反思罪己”中超越自我

我在讲评习题时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等着我报答案。课后,我开始反思:原来学生等着我报答案是因为自己的讲解索然无味。于是,我改变了方式:我把答案分组写在黑板上,并指出每组答案中均混有错误的答案,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竞赛,看哪一组能又准又快地找出正确答案。学生的积极性顿时异常高涨,纷纷投入到找正确答案的大军中。这件事告诉我,只有深入反思、客观分析,才能发现病根、对症下药,才能超越自我。可以这样说,反思是让教育充满理性和睿智的力量。


                       暗礁四:疏于积累,底蕴缺失

一提到教育科研,很多教师马上激动起来:日常工作紧张得和打仗一样,要上课、批改作业、备课、参加会议、出考卷、与学生交谈、日常管理班级等,可以说是马不停蹄,能教好书就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搞科研?

虽然已经有不少教师意识到搞好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有长远的推动效果,但他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还不如一些更直接的方式(如反复训练)见效快。此外,还有些教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教育科研是专业研究机构的事,自己是一线教师,搞科研岂不是有越位的嫌疑?甚至还有人将教育科研和日常教学割裂开来,认为过多从事教育科研会影响教学质量。这些都导致一些教师虽有十几年或几十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但理论基础薄弱,知识储备匮乏,提起笔来捉襟见肘。

对策 —— 零存整取,增加知识储备

于漪老师有一个绝招,就是坚持写教后笔记。她说,自己每上完一节课,都要稍加反省回味,把教学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撷取其中有启发的点写几笔,既有意义,又是乐事。教学有连续性,教师不能边教边丢,教后清醒地回顾一下走过的路,可使下一步走得更稳、更扎实。她的这一见解和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我们也立足于日常教学,把平时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思储蓄下来,思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到时自然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我们写文章或进行科研活动时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暗礁五:单打独斗,孤军奋战

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虽然每个教师都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彼此间的交流比较少,一些人甚至是孤军奋战。不仅不同科目的教师缺乏教学上的探讨,即使同一科目的教师也不愿意多交流。

其实,教师之间广泛开展合作,有百利而无一害:它可以为教师提供心理支持 —— 让教师认识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能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 —— 避免每个教师都耗费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它能发挥促进作用 —— 教师可从他人那里学到更好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但事实却是,当前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尽人意。很多教师在进行教育创新的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但是时常忽视相互间的学习与借鉴。这种互不合作、彼此孤立的现状浪费了许多资源。

对策 —— 合作共生,资源共享

在动物界,鳄鱼能够和一种叫燕千鸟的小鸟和睦相处。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食物残渣,燕千鸟在鳄鱼的嘴里得到饱食的同时又在义务为鳄鱼剔牙。这就是“共生效应”。它启发我们打破藩篱,走出教研组和年级组的狭小范围,广泛合作;走出小我,融入大我,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在共同体中可以共享信息,分担责任,“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实现资源的共享,达到教学系统的多边互动。


                         暗礁六:言行不一,表里相背

个别教师教育学生要与人为善,宽宏大度,自己却锱铢必较,睚眦必报;要求学生言语文明,举止有礼,自己却粗俗之言不绝于口,体罚之举时而有之;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自己却终日无所事事;教育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自己却经常擅自离校;教育学生要按时完成作业,自己却交不出教案;要求学生排队不准讲话,自己却在一边与其他教师窃窃私语……

在教育实践中,个别教师总是习惯于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认为自己讲的那些道理、规则,只是针对学生的,从没考虑这些道理、规则对自己的约束意义。他们理直气壮地实行双重标准,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没有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却在做。殊不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对策 —— 身体力行,做无声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无声的榜样,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取得效果,教师就必须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信取人,否则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所以,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所言非虚,同时把诚信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唯有如此,教师的教育行为才能进入“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当然,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遇到的“暗礁”可能远远不止这些,比如埋怨,比如嫉妒,比如做表面文章,比如过于追名求利……但依笔者看,暗礁形成的根源全在自己。如果教师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儿,把教育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追求,像医生修炼医术那样来修炼“教术”,那么,各种暗礁就容易被察觉且顺利避开了。

(选自 源创图书《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 郑英著)

 

                                  (五)

转变管理思维:让“学术思维”超越“事务思维”

何石明

为了突破“事务思维”带来的管理瓶颈,学校管理者应该运用“学术思维”开展工作。以科研精神和态度去做实际工作,让工作与研究相得益彰,这才是做管理最理想的状态。

 学校管理者常常忙于各种事务,也习惯于以具体事务为引擎开展工作,很多时候,所做的工作往往是为了千方百计地完成某项任务,如完成招生任务、中高考任务,开发几门校本课程,在校园里建一幢艺术楼等。这种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工作的思维方式叫“事务思维”,它以解决眼前问题、完成事务为最终目的,是一种被动的、孤立的、工具性的、功利的思维方式。为了突破这种思维方式带来的管理瓶颈,我们应该寻找一种突破之道,即运用“学术思维”开展工作。所谓学术思维,即通过系统研究与思考认识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式。根据笔者的经验,管理者从事务思维转变为学术思维,可以为自身发展和学校管理工作带来如下一些

改变。

一、系统思考:从解决个性问题到解决共性问题

事务思维可以解决一个个具体任务,但事务总会没完没了,成就感也会渐渐消减,这样的工作状态会慢慢吞噬我们的激情,让工作变得枯燥乏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管理者的工作水平提升和事业发展。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做一些调整,尝试以做课题、写论文的思路思考工作中的问题,也就是用学术思维去面对工作。

学术思维会引导我们发生这样一些改变:遇到个性化的问题,第一想法不是立马求得答案,急于赶快解决完事,而是先做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系统思考,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过程,弄清问题的本质,然后厘清相关概念,通过查找经典著作,梳理与之相关的理论,寻找前人的实践案例,进行纵横对比,最后再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处理问题就会比较理性、科学、全面、可持续,而且适合于解决同一类型的相关问题,如果有时间动笔成文,那

么会更有利于管理者形成理性思考。

学校的事情千头万绪,日常工作错综复杂,如果不做研究、不进行系统思考,那么事情只会越堆积越多,也越来越累人。如果校长与直接负责人能对相关问题进行细致梳理,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一盘棋”的思路系统思考和应对,而非“救火式”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情况就会大有改观。如在学校安全工作中,面对心理有压力的学生日渐增多的现状,我们可以思考:如何解决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如何解决个别家庭教育问题?如何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体设计?面对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化解教师职业倦怠?如何改进教法、学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面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我们可以思考:如何降低学生近视率?学生不爱动怎么办?如何调动体育教师的专业积极性?如何设计艺术活动与课程?等等。

以学术思维面对工作,工作就不再是眼前单个的孤立的事务,而是一个组织系统中的某个环节;管理者也不是被动地完成上级指示,而是主动去优化系统环境,以研究的心态看待个别变化,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策略。这也使得管理者能够看得更长远、更宏观,能够以坚定的信念、创新的精神投入管理工作。

 

二、探寻规律: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事务思维能解决眼前的问题,解决事情本身,但是由于缺少更上位的理念支持,因而往往是表层的、片面的、暂时的思维。而学术思维则是深入的、全面的、持续的思维,即通过关注问题内部的联系和一般规律,学会正确分析正面成绩和负面结果,掌握强大而严密的逻辑和批判性分析能力,让我们知道“该做什么事”和“怎么做事”,因而工作效果会更好。

在长期的任务推进中,如果只是以事务思维驱使推进各项工作,缺少更理性的思考和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没有科学理念作为指导,难免会对实践合理性产生质疑。比如:德育一体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实施德育一体化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实施更科学?由于缺乏上位思考,实践者往往“知其然”,但却“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也难以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做事。如果以学术思维来思考这项工作,则可以从更上位的分析入手,思考人的道德成长规律,研究德育一体化的理论起源等,然后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充分利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亲和力与针对性,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例如:一所知名集团学校结合课程改革实施一体化德育,在实践中探索将教育任务落实到各学段,并且进行了细致的设计,如初一至初三年级分别注重“适应中学学习生活,树立规划意识”“学会控制情绪,培养生涯技能”“合理规划,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高一至高三分别关注“生命教育、体验职业”“增强公民意识,学习职业精神”“培养成人意识,树立远大目标”等。

 

三、洞察本质:从按部就班到大胆创新

事务思维容易使人们安于现状,习焉不察,以事务思维开展工作,我们往往会忽略事情背后的本质和终极目标,因此工作往往停留于表面。而学术思维则是一种清晰严密的批判性思维逻辑,包括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以学术思维推进工作开展,有助于管理者将理性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创新研究方法和实践路

径,提升管理水平

例如:近年来,不少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的中小学甚至开设了一百多门选修课,为学生激发潜能、发展特长提供了多元选择。但是如果细细察看,我们会发现,一些学校由于认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校本课程的开设比较盲目随意,只贪图数量不考虑质量,因此也很难真正发挥课程育人的功效。究其原因,这也是以事务思维开展工作的表现。如果以学术思维对学校课程建设进行思考,那么学校首先应该厘清对课程本质的认识,即课程的价值最终是为学生成长服务,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需求,要指向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因此,课程是否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课程育人的价值,才是考量学校课程内容

的前提和关键。

当然,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工作也不允许管理者专门留出时间来假设、求证、探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术思维的运用。但实际上学术思维与事务思维并不是非此即彼,以学术研究精神去完成工作任务,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中小学管理者养成理性看问题的习惯、平心静气的心态、百折不挠的坚持与严谨严密的思考方式。以科研精神和态度去做实际工作,让工作与研

究相得益彰,这才是做管理最理想的状态。

(本文作者系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校长)
                                        (选自《中小学管理》)

 

 


分享到:
0
⊥返回顶部
在线活动   查看更多>>
关于举办浙江省校外教育兴趣培训课程...
关于举办浙江省校外教育兴趣培训课程...
第十一届“美丽浙江”青少年主题活动
第39个教师节活动
关于举办2023年下半年校外教育师资培...
第19届“网聚少年”暑期网络夏令营系...
第十届浙江省校外教育“好玩的知识...
新时代乡镇(街道)青少年 活动场所...
2023“网聚少年”网络冬令营
第十二届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教师教...
 
 
友情链接青少年宫在线 浙江共青团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杭州市青少年宫 查看更多>>
指导单位:共青团浙江省委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浙江省团校(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
技术运营单位: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
浙ICP备05073540号-1
活动咨询电话:86-571-88806520 网站咨询电话: 86-571-88213937 Email:qsng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