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欢迎来到青少年宫在线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引航工程
微课堂
电子奖状
智慧少年宫
首页 > 浙江校外教育杂志 > 教育视野
广 角:青少年教育面面观(1)
作者: | 发布时间:2020-07-11 | 来源:青少年宫在线 | 点击数:235 次


广 角:青少年教育面面观(1)

 

                                                                     (一)

你们不是完美的父母 我也不是一百分的孩子

                吴亦苗 南宁三中青山校区高一(2)班               



42be832a-5f4e-4b81-8bec-9c0319f91129.png


唉,又和父母吵架了。这已经是放假以来我们的第n次。

冲突了?似乎已经记不清了。我“砰”地甩上房间的门那些据理力争的话语,仿佛定时炸弹,引爆了我心中的烦躁,把我的心炸得只剩下一片荒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自己的父母变得越来越无法理解了。上学的时候,我通常一两个星期才回一次家,我们都很珍惜在一起的周末;现在,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家天天在一起,倒把什么都沤坏了。

  4岁的弟弟整天在跟我捣乱,与我“争宠”。饭桌上,无论我吃什么,尽管他已经撑得吃不下,也硬是吵着要吃;平日里,我和父母讲话,他就在一旁故意捣乱;有时候他看上我的房间的东西,就蛮不讲理地据为己有;明明是他先招惹我的,我一生气,他反而跑去“恶人先告状”。

  刚开始时,我觉得既恼怒又好笑,但时间长了,烦不胜烦。我会凶他,对他说很多骂人的话,有时候,我还特别想把他揍一顿。每当父母看见了这些,他们总是会说:“弟弟还小,他一个小屁孩没轻没重不懂事也就算了,你一个当姐姐的怎么也和他一样幼稚?”这个时候,偏偏弟弟还在有一旁,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简直把我气得七窍生烟。于是我毫不客气地顶撞回去:“那又如何!年龄就是资本吗?谁都是第一次做人,他做这些事,我凭什么让他?”

  也许是这句话把父母激怒了,他们大概觉得我既没有爱心也没有礼貌,竟然敢对父母大吼大叫,他们开始数落我,说自己真是教育失败,孩子大了还这么幼稚脾气差。

  我几乎每次都会被这种话气到。我承认自己从来不是一个大度的人,但是父母的不理解和失望让我心中十分不平,为什么他们就这样难以沟通?他小就可以以为所欲为?这让我觉得愤怒又憋屈。

  暴风雨终于归于平静,我和父母就这样,整整4天没说话。我的父母怎么这样难以沟通,难道别人的父母也是这样的吗?

  某天晚上,弟弟已经睡着了,我到父母的房间上交手机。就在我转身准备回去的时候,妈妈开口了:“可能有时候我们做得的确不对,但是在我和爸爸心中,没有偏爱谁,弟弟也被我们教训了一通。我们只是希望你学会宽容一些,别和他较劲,以后你们还要依靠彼此呢!”

  我仿佛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之前心中的想法翻涌上来,堵得我一时半会不知道该说什么。“有时候我和你爸教育你们的方式有些欠妥,缺乏一些平静和理解,这件事我们也有错,以后我们会站在你的角度多去理解你的。”长期以来的不满和愤怒,在看不见的地方慢慢消散了。我一下子愧疚起来,忙说:“其实我也有错,有时候确实是我太较真,心胸太狭隘了,对你们也很没礼貌,我以后会改一改的。”在没开灯的房间里,我的心情却一下子亮了起来。

  原来,我和父母并不是难以沟通,只是我们选错了与彼此沟通的方式。有时候对待一些事情,我们都被负面的情绪所左右,丧失了理智,最后闹得不欢而散,两败俱伤。尽管这样,我们依然是很在乎彼此的。我和父母相处时,没有作文里的令人热泪盈眶的感动,做错了事情彼此也没有一句庄重的“对不起”,因为只要对方的一个动作,一句话,我们就能明白一切。

  后来,我与父母的感情似乎更牢固了,我们的相处顺利了许多,弟弟似乎也不那么霸道了。疫情下这段特殊的时光里,我们有大大小小的矛盾,但这也让我感受到了父母不一样的一面。这坎坷不平的路上,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彼此的想法,尝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相互理解和包容。我们知道对方的好,知道对方的不足。我们都在相处中不断地成长,成为更好的我们。

  天下没有一百分的父母,却有百分之百爱着孩子的父母。我的父母不是完美的父母,我也不是一百分的孩子,但是我们所爱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完整的彼此。

                                (选自《中国青年报》)

 

                                  

                                     (二)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调研结果显示

                                              ——全民抗疫增进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

                                     全国少工委办公室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青少年学生平静的学习生活。疫情期间目睹种种社会热点事件,学生们的价值观是否受到影响?他们对人生的意义有哪些新的体悟?针对这些问题,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联合组成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调研课题组日前开展了调查研究。这项面向北京、武汉等全国10省市30所学校近两万名师生进行的调研显示,疫情期间青少年价值观整体积极向上。“钟南山爷爷80多岁了还火速赶到武汉,社区志愿者每天为我们测体温买菜,各地的医生迎难而上,这些都让我感动不已。”“我同学的妈妈是医生,她报名参加了援鄂医疗队,是我们全班同学的偶像。”……课题组调研中收集到很多青少年诸如此类的感言。在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看来,大疫当前,不少青少年一下子成熟了起来,对责任和担当有了直观的体会。这样的判断有着坚实的数据支持。课题组调研显示,97.51%的学生表示“敬佩在抗疫一线英勇奋战的人”,91.11%的学生表示“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同时,94.76%的学生表示自己能够做到遵守社区管理规定。“在重大疫情面前,广大青少年展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张志勇说,在他看来,全民抗疫唤醒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

情感,促使他们更多思考并承担社会责任。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形式给学校思政工作带来了很多新挑战,但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这期间对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非常有必要。时空的障碍并未阻挡学校创新德育形式的尝试,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参与调研的所有学校疫情期间都在线组织了相关课程,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了解抗疫进展、致敬抗疫英雄、坚持居家锻炼、学习劳动技能等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开始有序推动复课复学。调研显示,95.79%的教师主张开学后应围绕抗疫开展价值观教育,以

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这段不同寻常的成长时光。“围绕弘扬抗疫精神,必须及时开展系统的抗疫价值观教育。”张志勇说。对此,他提出几点建议:“加强抗疫精神研究,为系统开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基础;加强抗疫价值观教育主题研究,为系统开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从坚定‘四个自信’的高度理解全民抗疫价值观教育,紧密联系疫情与抗疫事实突出教育主题;加强抗疫价值观教育载体研究,为系统加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科学内容;加强抗疫价值观教育课程资源研究,为系统开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课程资源包;科学安排抗疫价值观教育,为系统开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
                                                            (选自《中国教育报》)
                          

                         

                                                                                    (三)

                                                            小学课间操教街舞:教育创新先要走心

                                                任冠青  

  近日,四川广元店子小学的“花式课间操”火了。伴着流行音乐的节奏,小学生有板有眼地跳起了街舞,充满活力。授课教师任阳说,有网友说很多孩子做操时会躲进厕所,在他们学校则完全不会。

  在小学课间操向现代舞蹈迈进的同时,华东交通大学中文系开设传统技艺课的新闻也吸引了不少关注。在教师指导下,男女学生学着绣白鹃梅、栀子花等,体会“穿针引线”的乐趣。

  这两则新闻看似一个是拥抱流行,一个是回归传统,其实都有同一个旨归:教育创新。前者创新了课间操“万年不变”的基本动作,尝试用个性化方式让孩子们爱上运动;后者则改变了大学中文系只关注语言和思想的倾向,为学生提供了解传统技能的机会。

  每当谈及教育创新,人们往往很容易想到教育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等宏观层面。这些“大工程”当然应当整体布局、持续推进,它们对于实现教育振兴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不过,在此之外,赋予学校和老师更多自主权,激发一线教师走出既定教学框架,多去做些“小微创新”,也不失为从当下做起的好办法。

  尽管这些创新的努力看起来不甚重大,却一定能够在日积月累中被学生感受到。回顾大学生涯,那些照本宣科讲授的课程早已被我淡忘,一些课程创新中的细节至今都历历在目。

  比如,有的教师会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乌托邦作品选读课程,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梳理古今中外的不同乌托邦设计,实现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旅行。有的教师会变革“我讲你听”的单向授课方式,通过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模式,像助产士一般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命题。还有教师从每节课程的自然“生长”入手,直到课前仍会把最新案例补充进教案,而不是“一份PPT走天下”。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要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培养未来卓越教师,注重课程内容不断更新。这些立足当下的“小微创新”,不仅能够带动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方式。与专门设置的创新类课程相比,老师的身体力行更能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意识到做事允许不一样,甚至鼓励不一样。

  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这样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尤为必要。我曾经参加过一所知名高校新闻学院的研讨会,主题就是探讨新闻教育和业界操作日益脱节的问题。借力于技术革新,媒体形态更新太快,传统教学方式已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而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发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走出知识灌输的框架,通过创建媒体工作坊、带领学生运营社交媒体等方式,参与到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之中。此前,美国哈佛大学也开启了一项总金额高达4000万美元的“哈佛学与教新计划”项目,旨在培养和鼓励教学创新,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当然,任何创新与改变都可能引发争议,有的教师还曾经因改变教学方式而引起部分家长误解。不过,凡事都不能因噎废食,在基本的科学可行性论证和各方沟通的基础上,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宽松包容的环境,让他们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更好地为创新型教育开辟道路。

                                  (选自《中国青年报》)

 

                                      (四)

                                    这个夏天,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生命教育?

                      单志艳

春季以后,天气逐渐变热,因青少年儿童冒险玩水导致溺

水身亡的惨痛事件时有发生;陆续复课后,前期的累积压力也促使我们关注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护个人生命安全,珍爱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这个特殊的夏天,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再次被提上教育者的日程。如何在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帮助孩子理解生命,珍惜生命?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的建议。

                 什么是生命教育?

中国的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生命教育在于协助儿童成为一个有“知性”与“人性”的人,“知性”是指有知识,“人性”是指珍视自我、体恤他人、关心社会。而其核心,就是要帮助儿童珍惜、欣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并活出生命的光辉与价值。而死亡教育,则是通过直面死亡问题来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让儿童尊重和爱护生命。

                                  如何回答孩子关于死亡的问题?

很多国家的生命教育都开展得比较系统,而目前我国大陆正规的、系统的、自觉的生命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还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民族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诸多因素,人们对“死”字讳莫如深。二是不少人对“死亡教育”这一概念本身望文生义,往往掩盖了其真正的意旨所在。对家长对于“死亡教育”的态度,华东师大一个研究小组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80%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有关于死亡的客观概念”,但仍有63%的家长表示“难以接受向孩子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有50%的家长认为“死亡教育会让孩子觉得恐怖,对他的身心不利”,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跟孩子谈那个“恐怖”的话题呢?

还有不少家长干脆就对涉及到死亡的问题拒绝回答。那么当孩子问到死亡时,家长是怎么回答的呢?

调查显示,家长的回答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种是带有童话色彩,不实事求是。如“死就是不在了,死了以后会成为天使去了天堂”。

第二种是回避的态度,不会作过多解释。认为孩子慢慢长大会渐渐理解,只是说“死了就是要永远离开我们生活的世界,永远不再回来”。

第三种是拒绝回答,说其他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第四种是比较科学的,如告诉孩子“死亡分很多种的,当人老了是必须要死的,因为他们的身体各个器官已经不能正常运行了,这样的死是正常的,人死了就会在这个世界消失。”

前三种答案的家长居多,只有不到10%的家长能够正面地与孩子谈论关于死亡的问题。在学校,死亡教育严重缺失,很少有系统的死亡教育课。这一现实使得我们不得不正视生命教育特别是死亡教育这一话题。

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恐惧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恐惧有一个前提:就是逃避和摆脱的欲望。一个人处于完全无知的状态下是不会有恐惧的。小孩子第一次见到蛇并不恐惧,因为他并不知道蛇会带来什么。不会恐惧的第二个极端是完全的有知。一个研究蛇的科学家基于对蛇的了解,可以面对与控制这种情景,对蛇也就不再恐惧。因为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生命与死亡,所以对死亡教育采用逃避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只有正视死亡,尊重死亡,才能更好的理解生命,从而尊重生命。

年幼儿童对死亡的认识一般经历两个阶段。

一是分离阶段:0~3岁,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的差别,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在此阶段亲密和持续性的身体接触最重要。

二是结构性阶段:3~6岁,儿童理解的“死亡”即躺下不动、不呼吸,会玩“办家家”装死,但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常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暂时的,就像卡通片一样,还常将死亡与睡着或旅行相联系,有时会害怕睡觉。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会对死亡充满幻想及魔术性思考,相信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会导致某人死亡。儿童还会将“死亡”与“老年”相联,但不确定什么是“老年”。除非重病的儿童从成人那儿得到相关死亡讯息,一般儿童不认为自己可能会死亡。这个年纪的小孩需要持续性的身体接触、重复的再保证和温和的教导,直至成熟的死亡观初步形成。

此后便是6~12岁对死亡认识的功能性阶段和12岁以上的抽象思考阶段,走向成熟的死亡观。

对于死亡,无论多大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回避死亡话题,反而会压抑他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而令这些体验和感受难以找到疏通的途径。

                     生命教育的几个场景

生活中,当大人遇到危险时,如不小心被刀划伤了手,家长可以把这些危险的结果展示给孩子看;当看到溺水报道时,家长可以与孩子分析溺水的痛苦和危险性,让孩子今后有意识地去注意;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共读一些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陨落的书籍、画册,如《爷爷没有穿西装》可以让孩子理解死亡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一粒种子的旅行》和《一片叶子落下来》展现一粒种子和一片叶子从出生到凋零的全过程。

北京青少年法律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指出:家长要帮孩子正视孩子对死亡的认识和恐惧。“记得我儿子不到3岁时,正在看电视的他突然哭了,流着泪恐惧地问:“爸爸,人为什么会死呢?我能不能不死?!”我搂着他,很严肃很认真地说,人都会死,但爸爸妈妈保证让你健康成长!今年儿子已经8岁了,再也没有跟父母问过死亡的事情。”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父母会出于害怕孩子产生恐惧感而搪塞过去,特别是当亲人死了后,欺骗孩子说是“睡着了或出远门了”,从而回避孩子提出的关于死亡的疑问。家里有亲人死亡时,一定要让孩子参加告别仪式或追悼会。让孩子通过参加仪式明白死亡是人生一件重大事情,并让它通过这种仪式知道人的生命从此结束。如果碰到电影或电视作品中提到死亡,这时最好与孩子就死亡进行讨论,比如:你怎么看待死亡?生命是否可以重来?告诉孩子生命是有限的,是不可逆的。“没有这样的交流,孩子就会产生误解:宛如电子游戏中玩主一样,只要认为操纵生命就可以不断地重来。”

                                 从小事中帮助孩子感悟生命

研究表明,儿童5—9岁已了解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如果不及时进行死亡教育,就有可能造成对死亡产生神秘感和惧怕的心理。因此,死亡教育应从童年开始。

死亡教育”有两个重要方面,首先是克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当孩子明白死亡并不可怕后,其勇敢、坚韧、好奇心等品质将得到极大发展。其次是“爱”的教育。“死亡教育”最好延伸为对生命的珍视。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有其生命周期,让孩子们知道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甚至是很应该的事情。虽然我们要告诉孩子,死是一切生物不可避免的自然结局,但更应该告诉孩子生命的意义,这样才能不让孩子对死亡产生恐惧和心理阴影。

第一,让孩子自幼就接受“死亡教育”,先要尽可能消除其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同时开始“爱”的教育。让孩子明白生命从何处来,去往何处。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有许多东西值得留恋。

第二,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不仅仅属于自己。每个人都有亲人、好友,我们的生命对于爱我们的人来说,是多么的美好和宝贵。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员。这样,孩子从小就感觉到家的温暖,有困难时会第一时间向家人寻求帮助。

第三,让孩子接触各种“死亡”。要让孩子明白死亡是自然的,也不可怕,这样他们能以平常心面对自己生活中出现的非人类“死亡”。成人应尽量避免使用恐怖的语句和神情。要用温和的语调、简单的词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形成一种对“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态度。因为孩子并不是被“死亡”吓着了,而是被成年人对“死亡”的反应吓着了。成人要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要表现得比较平静、自然,切不可在孩子面前悲痛欲绝,甚至歇斯底里,以免使孩子觉得死是可怕的。特别是,成人谈论重点应放在生命美好的一面,而非充满着死亡和疾病。这样,孩子会慢慢了解死亡的意义,并能够减少恐惧心理的产生。

具体方式如下:

1.从大自然中感知生死。如种植花草,观察其一生。

2.在家里养蚕,观察蚕被孵出、变成蚕、吐丝结茧、变成虫在产卵,体验生命的轮回。

3.翻出老照片,跟孩子说说自己的父母或记忆中的爷爷奶奶。

4.观察腐烂植物“尸体”变化,如腐烂蔬菜或水果。

5.打死蚊子类害虫。

6.让孩子直面宠物死亡。宠物的寿命短,极易让孩子第一次接触真实动物的诞生和死亡,但这个场面最好在孩子5 岁以上。

人人都拥有生命,生命的一次性和独立性告诉我们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我们首先必须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应该珍惜别人的生命。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珍惜生命,懂得欣赏生命的多姿,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享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甚至有许多人不懂得生命的真谛,不仅不享受生命,反而常常制造戕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悲剧。

                             (选自《人民教育》)

 


                                                                                 (五)

不要焦虑到连孩子的笑容都不敢欣赏了

                曹林

  一个总是倒数第一的小学生考了倒数第二的欢乐视频,让看者也被那种欢乐所感染。成都一个网友分享了自己接孩子放学的视频,孩子兴高采烈地说自己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自己考了倒数第二名,坏消息是没有考及格。从视频中能看到孩子的欢快,也能感到发出这段视频的家长看到孩子快乐时的开心。很多人感慨,家长和孩子心态都很好,快乐最重要。

  当我跟朋友分享这个新闻后,很多人都特别羡慕这个孩子和家长。一个朋友说,他想起他的初中生活,每周周考后老师都会把学生的名次画个大圈写在分数旁让家长签字,他清楚地记得那次考了48名,一直不敢让家长签字,第二天早上要上学的时候趁着妈妈上厕所时把卷子和他写的小纸条(大概就是他会努力,让她签个字)塞到了外面柜子里,现在回想起来那种害怕的感觉还是很清晰。可是他怎么了,他没努力吗?另一个朋友说,他很羡慕新闻里家长和孩子的心态,但如果有一天他有了孩子成了家长,他做不到这样——这些对害怕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焦虑,都凸显出这份快乐的减压意义。

  在一个大家的教育之弦都绷得特别紧的语境中,这份与焦虑保持距离的努力,尤其重要。

  从这条快乐的新闻后面焦虑的留言可以看出,人们心里的弦绷得太紧了,焦虑到好像快乐成了一种罪过。随便找了几条留言,可以看到人们的焦虑如何根深蒂固:家里没矿的,相信快乐教育你就输了;孩子不懂事就算了,家长不能不懂事;别人家孩子快乐就行了,快乐教育嘛,别的家长更快乐;现在以不及格为荣了吗?现在笑,未来哭;其他家长:太好了,少了个竞争者;小学如果不及格,将来在这个社会很大概率活得不轻松;快乐最重要,好一碗毒鸡汤。

  这些评论真看得人心惊肉跳。幸亏那个快乐的孩子看不到这些评论,不然她在这个应该快乐的年龄都不敢快乐、不敢再有笑容了。这都怎么了?对快乐教育仇视到,都容不下一个孩子的笑容,容不下一个从倒数第一到倒数第二的小学生欢乐一下了?没考好,家长和孩子都不配拥有快乐吗?想起一句话:爸、妈,我不是一个坏孩子,我只是一个学习不太好的孩子。那句“快乐教育嘛,别的家长更快乐”让我想起一家培训机构极具焦虑煽动力的宣传语:你不让我辅导你的孩子,我就去辅导你孩子的竞争对手。

  我并不是那种快乐教育的信徒,并不觉得学习是快乐的,教育在那种“只有赏识没有挫折”“宝贝你真棒”的快乐过程中就可以完成。学习是辛苦的,需要一定的挫折和压力,甚至需要适度的惩罚方式。人天然惧怕学习的挑战,天然避苦爱乐,学习需要某种反天性的、克服惰性的刻苦付出。但我反对将挫折教育推向一个极端,变成虎妈狼爸那种为了成绩牺牲所有快乐的棍棒教育。

  一个网友说得很好:看那些评论,好像把孩子搞得不快乐了,就一定能成绩好似的。是啊,孩子从倒数第一考到了倒数第二,没及格,兴高采烈地跟家长说“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个”,家长应该怎么办?劈头盖脸把孩子骂一顿,羞辱几句,不及格还好意思说是好消息,倒数第二不觉得丢人——这样打击孩子,孩子就能学好吗?实际上,很多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就是从这种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开始的,从“考砸了你就没资格快乐”开始的。

  想起某一年高考作文题那组漫画,考了100分,一个吻;从100分到98分,一个巴掌;考了58分,一个巴掌;从58分到60分,一个吻。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不由分说、要么耳光要么吻中与父母渐行渐远的,根本不问过程,只看结果,考好了才配得到吻和快乐,考砸了只配得到巴掌。实际上,当那个孩子说“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个”时,她是知道“不及格”和“倒数第二”是不好的,只不过是以这种方式为自己和父母减压。劈头盖脸骂一顿,搞得很不快乐,很多时候只会让孩子更加厌学。

  一个朋友在我公众号后留言让我很受触动,他说:上小学第一天就因为写作业太慢被老师留办公室了,但是我妈接到我之后只是跟我说,你只是想看下老师办公室长什么样对吗?他很感激妈妈给他的减压,他说,感觉快乐的意义就在于能让还不算优秀的孩子不抵触学习,从而不会放弃学习。

  孩子不是学习的工具,学习不是孩子的全部,除了学习之外还有生活,人格的培养,个性的舒展。让孩子把成绩当成自己的全部,把孩子成绩当成家长成功的全部,认为成绩好了才配快乐,这种教育也许只会塑造出失去快乐能力的悲剧人格。成为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却一点儿都不快乐,人们看过太多这样的悲剧案例。在排斥快乐教育中,不能连快乐也扔掉了。实际上,快乐与挫折压力并不对立,学习应该有挫折,也应该有快乐。快乐是孩子的天性,成人们不能自私地将自己的焦虑都投射到孩子身上,泯灭了孩子的天性。这个孩子在视频中展示了比同龄人更强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不值得骄傲吗?

  一条被丧文化淹没的评论很有治愈效果:挺好,小孩眼里亮晶晶的,有星星。但愿人们都能看到孩子眼里的星星,而不是被焦虑蒙住了眼睛。

                                   (选自《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0
⊥返回顶部
在线活动   查看更多>>
关于举办浙江省校外教育兴趣培训课程...
关于举办浙江省校外教育兴趣培训课程...
第十一届“美丽浙江”青少年主题活动
第39个教师节活动
关于举办2023年下半年校外教育师资培...
第19届“网聚少年”暑期网络夏令营系...
第十届浙江省校外教育“好玩的知识...
新时代乡镇(街道)青少年 活动场所...
2023“网聚少年”网络冬令营
第十二届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教师教...
 
 
友情链接青少年宫在线 浙江共青团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杭州市青少年宫 查看更多>>
指导单位:共青团浙江省委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浙江省团校(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
技术运营单位: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
浙ICP备05073540号-1
活动咨询电话:86-571-88806520 网站咨询电话: 86-571-88213937 Email:qsngzx@126.com